丰硕养殖业网
首页 > 禽类养殖技术 > 鹅流行冒怎么防治

鹅流行冒怎么防治

鹅流行冒不同于禽流感,该病是由嗜血杆菌引起鹅尤其是幼鹅的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般在10%―25%左右,严重的甚至高达90%以上,在某些养鹅地区常造成严重损失。

1.病原及流行特点:

鹅流行冒的病原为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大小约为1.5微米×0.5微米,常呈单个或成对排列,无运动力,不产生芽胞和荚膜。

本病仅感染鹅,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感染,临床上以一月龄的幼鹅最为易感,而且致病力强,对鸡、鸭、鸽、家兔、豚鼠、小白鼠均不致病。

本病常发生于春、秋季节,发病鹅群不同,死亡率的差异也很大,轻症者很少死亡,感染严重的鹅群则全群覆灭,这可能与不同的饲养管理有关,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差,鹅舍通风不良,往往是诱发本病的理要因素。本病的潜伏期为9―24小时,传播速度较快,开始少数幼鹅发生,几天内可扩大到整群鹅,也可使成年鹅感染。一般在2―4周后才能停止蔓延。而其他家禽则不受感染。

2.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羽毛松乱,缩头卧伏,呼吸道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病鹅不断从鼻腔流出多量浆液性渗出物,有时流泪,呼吸困难,常发生鼻鼾声,有时张口呼吸,不断摇头甩鼻,欲将鼻腔黏液甩出,有时把黏液飞浅至60厘米以外,同群尚未发病的鹅亦被病黏液沾湿。部分病鹅下痢,严重病例两腿麻痹,逐渐衰竭死亡,病程2―4天。

3.防治措施:

应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防治,常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发病严重的鹅群应结合肌肉注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有研究者试制嗜血杆菌菌苗,对健康鹅群进行免疫,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标签:

猜你喜欢

禽类养殖技术 鹅肉的几种加工技术
一、脆皮鹅 ①制坯选用3~3.5公斤肥嫩仔鹅,宰杀、去毛、洗净后,在右肋翅下切开6~8厘米长的口,取出内脏。用剪刀戳破眼球,排尽黑水。洗净腹腔,沥干。将鹅...
禽类养殖技术 鹅肉的三种加工方法
鹅肉松 主料选取活重3.5千克以上的成鹅,宰杀放血后,除去内脏、头、颈、翅、脚、皮,放入清水中漂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辅料每100千克鲜鹅肉用食盐...
禽类养殖技术 鹅肉毒梭菌中毒的防治
本病是由于食入了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本病特征是全身性麻痹,头下垂,软弱无力,故又称软颈病。 一、病原 病原为肉毒梭菌,但细菌本身不...
禽类养殖技术 鹅肉干的制法
口用料:取活重3千克以上的成鹅,宰杀后用清水漂洗,除去血水。将肉块加火煮沸l5分钟,不显红色时捞起,冷却后顺行切成长5厘米宽l厘米、厚05厘米的条坯备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