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硕养殖业网
首页 > 禽类养殖技术 > 鹅口疮防治

鹅口疮防治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鸡、鸭、鹅、鸽等)的霉菌性传染病,特征是上部消化道(口腔、咽、食管与嗉囊)的黏膜形成白色的伪膜与溃疡,所以叫鹅白疮,又叫念珠菌性口炎、消化道真菌病。其他动物(牛、羊、猪、狗、猫等)与人也可感染。

1.病原。

本病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

2.流行特点。

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禽类与人的消化道黏膜上也可经常见到。大多数病例由内源传染引起。机体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或各种原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均容易诱发本病,也可因摄食染菌的植物或土壤而经消化道感染。其次,通过被粪便污染的饲料与水而经消化道传染。

各种禽类均易感,以鸡、鸽最敏感,鸭、鹅次之。雏禽的易感性、发病率与致死率均比成年禽高,4周龄以下的家禽感染后迅速大批死亡,3月龄以上的家禽多数可康复。

3.症状与病变。

家禽患病后生长发育不良,精神委顿与羽毛松乱。嗉囊黏膜增厚,上面形成灰白色稍稍隆起的圆形溃疡,溃疡表面常见有伪膜性斑块。口腔黏膜上常形成、干酪样典型“鹅口疮”。腺胃偶尔也可能受到蔓延,黏膜肿胀、出血,表现覆盖着一种卡他性或坏死性的炎性渗出物。

4.诊断。

病鹅上消化道黏膜的特征性增生与溃疡病灶,常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5.防治。

注意饲养管理卫生条件,鹅群不宜过分拥护。种蛋孵化前,要用消毒液浸洗消毒。发现病鹅要立即隔离。

病禽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混饲内服。制霉菌素的使用浓度为每千克饲料添50~100毫克,并以0.5%硫酸铜液饮水,连用1~3周。克霉唑的使用浓度为每100只雏鹅1克混料。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02%煌绿或结晶紫,3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中间停用2天。口腔病变可用碘甘渍、1%~5%克霉唑软膏涂擦,也可向嗉囊内注入2%硼酸水数毫升。

加强治疗的同时,要更换新垫料,禽舍与用具以0.4%过氧乙酸溶液,按每平方米50毫升用量计算进行带禽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用7天。

标签:

猜你喜欢

禽类养殖技术 鹅肉干加工技术
①用料:取活重3千克以上的成鹅的胸、腿瘦肉,不含脂肪、筋膜和皮肤,用清水浸泡半小时,除去血水、污物。肉块在锅中加热煮沸10~15分钟,冷却后顺丝切成长四五...
禽类养殖技术 鹅群春夏管理措施
春夏是鹅的产蛋旺季,在此期间,除了喂部分精料以外,还要把鹅群放牧搞好。放牧时应让鹅自由采食,不要急赶,吃到七八成饱,就应将鹅群赶至水塘,让其自由饮水或在塘...
禽类养殖技术 鹅群免疫程序及...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1.雏鹅群 ①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
禽类养殖技术 鹅绦虫病的治疗
一、临床症状。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稀便,并有...

强力推荐